close
難免...自認是烹飪天才的祐祐媽咪
有時候也會出錯 >食物泥偶爾弄的太稀或是太稠 怎麼解救呢?
太稀
基本上電鍋加熱時就要先拿個蓋子 可以先預防水氣進入!
如果還是太稀? 可以加入米精調稠一點
在此建議用純米精 一般米精通常有加香料或有甜味
吃久了寶寶的口味可能愈來愈重
況且如果進階成微鹹的肉類食物泥
加入甜的一般米精味道會很怪 @@
媽咪用的米精是喜寶的有機米精
只要加一點點半匙(2.5g)就好 慢慢的去調...不夠再加!
以免造成"要一碗給兩碗"的遺憾 >
太稠
太稠其實很簡單 就是加點水或是寶寶的牛奶而已!
如果是鹹味的肉類泥 直接加水或是高湯(蔬菜or昆布or賓仔骨等等)
(高湯冰磚也是可以做一點起來預備...)
"要一碗給兩碗" 事件~
今天下午媽咪弄了一碗90ml的南瓜胡蘿蔔米泥
沒想到太稀了(可能是打泥的時候加太多水)
媽咪加入了純米精去調整
一向豪邁的媽咪 一加就是一匙 @@
可想而知 那碗泥變成了攪不動的泥...
哇勒~ 不太好吃 因為太稠!
媽咪就加入一點奶奶調成適當稠度
最後那碗泥的量是160ml >( 正常來說~ 上午90ml 下午90ml 今天爆表! )
加米精是補救! 最好不要這樣加!
因為會影響口感 使得食物泥不夠綿密!
媽咪自己都會先試吃 (今天下午的泥有夠難吃 >想不到祐祐超捧場的 整碗吃光光
沒錯! 祐祐吃了160ml的泥 又喝了90ml的奶
祐祐~你的肚子到底有多大?
全站熱搜